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泉州交易平台 (https://bbs.eoof.net:443/index.asp)
-- 泉州生活 (https://bbs.eoof.net:443/list.asp?boardid=4)
---- zt心的影子 林清玄 (https://bbs.eoof.net:443/dispbbs.asp?boardid=4&id=25574)
|
-- 作者:黄极馨
-- 发布时间:2005/12/23 13:25:00
-- zt心的影子 林清玄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姻幸福,白头偕老.
我相信风水,但我不相信挂一个风铃.摆一个鱼缸就可以使人财运亨通.官禄无碍.
我相信人与环境中有一些神秘的对应关系,但我不相信一个人走路时先跨左脚或右脚就可以使一件事情成功或失败.
我相信除了人,这世界还有无数的众生与我们共同生活, 但我不相信烧香拜佛就
可以事事平安,年年如意.
我相信人与人有不可思议的因缘,但我不相信不经过任何努力, 善缘就可以成熟;
不经过任何奋斗,恶缘就能够消失.
我相信轮回.因果.业报能使一个人提升或堕落,但我不相信借助于一个陌生人的
算命和改运,就能提升我们,或堕落我们.
我也相信上帝与天神能对人有所助力,但我不相信光靠上帝和天神可以使我们进入永恒的天国,或因不信,就会使我们落入无边的地狱.
这些相信与不相信,是缘于我知道一切命运风水只是心的影子, 一切际遇起落也
只是心的影子.心水如果澄澈, 什么山水花树在上面都是美丽的; 心水如果污浊,
再美丽的花照在上面也只是污秽的东西.
因此,改造命运的原理是要从心做起,而改造命运的方法是进入正法,不要落入外
道."心内求法就是正法,心外求法即是外道",迷信也是如此, 想透过外缘的攀附
来改变命运就是迷信,只有回来从内心改变才是正信---所以迷信不应指命运.风
水.鬼神等神秘的事物,迷信是指心被向外追求的意念所障蔽和迷转了.
佛经里说:"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佛不能灭的定业,谁能灭呢?
只有靠自己了.<<金刚经>>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 不道见
如来."----什么才能见如来呢?心才能见如来,所以应先求自己的心.
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
么,还有什么能迷惑.染着我们呢?
|
-- 作者:黄极馨
-- 发布时间:2005/12/23 13:28:00
--
习惯于失去(zt)周国平 <!-- / icon and title --><!-- message -->出门时发现,搁在楼道里的那辆新自行车不翼而飞了.两年之中,这已是第三辆.我一面为世风摇头,一面又感到内心比前两次失窃时要平静得多.
莫非是习惯了?
也许是.近年来,我的生活中接连遭到惨重的失去,相比之下, 丢辆自行车真是不足挂齿.生活的劫难似乎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呱呱坠地以后,我们便不断的得到:从父母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
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地位,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当然,有得必有失, 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 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 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而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 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 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过程中之必然."人有旦夕祸福", 既然生而为人, 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
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际遇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彼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 寺庙靠"布施"敛财图富, 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佛教主张"无我", 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只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分超脱, 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由丢车引发这么多议论,可见还不是太不在乎.如果有人嘲笑我阿Q精神, 我乐意承认.试想,对于人生中种种不可避免的失去,小至破财,大至死亡,没有一点
阿Q精神行吗?由社会的眼光看,盗窃是一种不义. 我们理应与之作力所能及的斗争,而不该摆出一副哲人的姿态容忍姑息.可是,倘若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悟人生根本道理,世风是否会好一些呢?这么,这也许正是我对不义所作的一种力所能及的斗争罢. <!-- / message --><!-- sig -->
|
-- 作者:*惜*
-- 发布时间:2005/12/23 13:32:00
--
有一些可信有些不可信。
|
-- 作者:松下產品
-- 发布时间:2005/12/23 21:11: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松下產品
-- 发布时间:2005/12/23 21:13: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松下產品
-- 发布时间:2005/12/23 21:16: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松下產品
-- 发布时间:2005/12/23 21:17: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松下產品
-- 发布时间:2005/12/23 21:18: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松下產品
-- 发布时间:2005/12/23 21:21: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松下產品
-- 发布时间:2005/12/23 21:22: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松下產品
-- 发布时间:2005/12/23 21:23: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松下產品
-- 发布时间:2005/12/23 21:24:00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黄极馨
-- 发布时间:2005/12/24 13:31:00
--
真真人见人\'爱\'车见车载马桶看见打开盖
|
-- 作者:黄极馨
-- 发布时间:2005/12/25 8:45:00
--
请告诉这些屁屁的主人们---------------------- 如果一个年轻女性来问我,青春不能错过什么,要我举出十件必须做的事,我大约会 这样列举: 一、至少恋爱一次,最多两次。一次也没有,未免辜负了青春。但真恋爱不容易,超过两次 ,就有赝品之嫌.<!-- 正文页画中画 begin --><!--Adforward Begin:测试勿删--><!--Adforward End--><!-- 正文页画中画 begin --> 二、交若干好朋友,可以是闺中密友,也可以是异性知音。 三、学会烹调,能烧几样好菜。重要的不是手艺本身,而是从中体会日常生活的情趣。 四、每年小旅行一次,隔几年大旅行一次,增长见识,拓宽胸怀。 五、锻炼身体,最好有一种自己喜欢、能够持之以恒的体育项目。 六、争取受良好的教育,精通一门专业知识或技能,掌握足以维持生存的看家本领。尽量按 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如果做不到,就以敬业精神对待本职工作,同时在业余发展自己的 兴趣。 七、养成高品位的读书爱好,读一批好书,找到属于自己的书中知己。 八、喜欢至少一种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都行,可以自己创作和参与,也可以只是欣赏。 九、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它可以帮助你学会享受孤独,在孤独中与自己谈心。 十、经历一次较大的挫折而不被打败。只要不被打败,你就会变得比过去强大许多倍。不经 历这么一回,你不会知道自己其实多么有力量。 开完这个单子,我再来说一说我的指导思想。我的指导思想很简单,第一条是快乐。青春是 人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快乐是天经地义。我最讨厌那种说教,什么"少壮不努力,老 大徒悲伤",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青春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为将来的成功 而苦苦奋斗。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是最坏的一种,它把幸福永远向后 推延,实际上是取消了幸福。人只有一个青春期,要享受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有一些 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譬如说,人到中老年仍然可以恋爱, 但终归减少了新鲜感和激情。同样是旅行,以青春期的好奇、敏感和精力充沛,也能取得中 老年不易有的收获。依我看,"少壮不享乐,老大徒懊丧"至少也是成立的。倘若一个人在 年轻时并非因为生活所迫而只知吃苦,拒绝享受,到年老力衰时即使成了人上人,却丧失了 享受的能力,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尤其是女性,我衷心希望她们有一个快乐的青春,否则这 个世界也不会快乐。 但是,快乐不应该是单一的,短暂的,完全依赖外部条件的,而应该是丰富的,持久的,能 够靠自己创造的,否则结果仍是不快乐。所以,我的第二条指导思想是可持续的快乐。这是 套用可持续的发展一语,用在这里正合适。青春终究会消逝,如果只是及时行乐,毫不为今 后考虑,倒真会"老大徒悲伤"了。为今后考虑,一方面是实际的考虑,例如要有真本事, 要有健康的身体,等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使快乐本身不但是快乐,而且具有生长 的能力,能够生成新的更多的快乐。我所列举的多数事情都属于此类,它们实际上是一些精 神性质的快乐。青春是心智最活泼的时期,也是心智趋于定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一个人 倘若能够通过读书、思考、艺术、写作等等充分领略心灵的快乐,形成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 ,他在自己的身上就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这个源泉将泽被整个人生,使他即使 在艰难困苦之中仍拥有人类最高级的快乐。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可能在青春期获得的最重 大成就。当然,女性同样如此。如果我不这样看,我就是歧视女性。如果哪个女性不这样看 ,她就未免太自卑了。
|
-- 作者:黄极馨
-- 发布时间:2005/12/26 12:24:00
--
转的
那个作家还说了,肉体只能带来快感并不能带来幸福,幸福是和灵魂有关的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6 12:27:1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