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泉州交易平台 (https://bbs.eoof.net:443/index.asp) -- 泉州生活 (https://bbs.eoof.net:443/list.asp?boardid=4) ----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了"蹿红 "贾君鹏"是谁? (https://bbs.eoof.net:443/dispbbs.asp?boardid=4&id=265421) |
-- 作者:永和摩托 -- 发布时间:2009/8/3 14:18:00 --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了"蹿红 "贾君鹏"是谁?
从7月16日开始,百度“贴吧”中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空帖,以接近爆炸的方式迅速蹿红,难以计数的网友苦苦追寻:“贾君鹏”到底是谁? 每个人身边都不可能有一个贾君鹏,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喊自己回家吃饭的妈妈。当妈妈唤儿吃饭的声音,响起在网络虚拟空间时,整个网络里都产生激烈的回响,它神奇的多米诺效应,每个跟帖者都被母亲唤儿的声音击倒。这则看似无厘头的帖子,因之而成为一道人文风景。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恋母情结,那就是“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妈妈喊你”与“回家吃饭”,在中国人的心里有着无可替代的话语魔力。还记得没有网络的乡村时代吗?初夏傍晚之时,孩子们在池塘边草地上疯玩,炊烟升起在每家每户的屋顶,饭香弥漫在隐隐暮霭之中,一句贾君鹏李君鹏张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会让多少孩子从游戏场中转身,回家吃饭去。无数次从游戏场中恋恋不舍的转身,回到家中吃上母亲为自己亲手做好的饭菜,成为中国人心灵中最神圣的一部分。 你妈妈让你回家吃饭,为什么还得要别人传话? 因为你离妈妈已是太远,妈妈的声音无法直接传到你的耳边。正是这种间接传播,使母亲的声音与形象在模糊中亲切,却也遥远。如果说妈妈唤儿回家吃饭,是中华儿女心中的情结,既想让儿女走远,又想让儿女回家或近在身边,则是中华母亲的心理悖论。母亲在家中为孩子所做的努力,是让儿女离开自己,或到远方求学,或到远方工作,似乎,生活与学业离母亲越远就越成功;如果从小到大都与母亲在一起,就似乎没出息。 于是,李春波“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还好吗”,“我在这里还挺好的,此致敬礼此致那个敬礼”的吟唱,激动了无数人的心;陈红“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又让多少游子泪满襟衫。甚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人们还发现胡锦涛主席的一幅剪纸《回娘家》:一个陕北男人扎着羊头巾,推着小独轮车,车上坐着如花的小媳妇,回娘家!是的,每个中国人在情感与心理上,三十年来都一直在寻找回归(回家)的理由与路径。 发展与走出去是硬道理,对国家对家庭都是这样;回家吃饭、回家看看、回娘家却是软道理,因为它使人心灵变得柔软。为了发展,我们走得太快,付出太多,牺牲太多,因此,就像印地安人说的那样,我们也需要停下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灵魂。我们不能离家太远,不能连母亲的声音都听不到。我们需要回归生活、回归常识、回归家园,回归心灵。无论你怎样贪玩,无论你对各种游戏规则如何沉迷,总有一种声音让你泪流满面,那就是妈妈在喊你回家吃饭!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时空,这里没有“妈妈”,没有管你的人、爱你的人在那里,但在突然的某一天,网络上传来了妈妈唤儿吃饭的声音。于是,它的穿透力如此巨大,直指每个人的内心,让它变得温暖、温馨。原来,母亲一直活在每个人的心灵中,越是回到生活、回到常识、回到家园、回到心灵,就会离母亲越近,就越能听到母亲唤儿的声音。 “贾君鹏”,你听见没有?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呢!快回家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3 14:24:55编辑过]
|
-- 作者:时光聪聪 -- 发布时间:2009/8/3 17:56:00 -- |
-- 作者:玛莎拉蒂 -- 发布时间:2009/8/3 18:28:00 -- |
-- 作者:喂,在? -- 发布时间:2009/8/7 16:39:00 -- 我告诉你,我是来拆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