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当嫁,当女大怎么也嫁不掉的时候,最急的往往不是当事者,而有可能是她们的父亲母亲。不得不再感叹一遍:可怜天下父母心!
珠海是个平静的城市,相亲市场没有南京、长沙、上海那么生猛。可是,为待字闺中的女儿着急上火的程度,却不亚于任何一个地方。因为急,有时候就会乱了方寸,甚至越俎代庖。前几天,就有一名香洲朋友,在Q上谈论海聊版新近的“围攻剩女”连载时,叹了一番苦经:经人介绍,认识了一名剩女,可一个月下来,居然连单独见次面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每一次和对方见面,都有灯泡在场,不是她爹口地,就是她妈咪,或者她爹口地妈咪甚至爷爷奶奶一个都不少,每次都还话里话外催他早点定下来!弄得他只好退阵。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相亲经历。那时,我供职于浙江媒体,亲手编发了一篇“萧山富家女全国征上门女婿”的新闻,当时确实轰动了一阵子。萧山,浙江省会杭州的一个区。不仅仅是萧山,整个杭州都有一个全国罕见的现象,就是大多农民的生活优于市民,家家户户都是三到五层的小洋楼,即便什么事也不干,每年每户也能按人头从村里分来一大笔钱。因为不少人家都是独生女,父母哪里舍得将宝贝女儿嫁出去,所以找个上门女婿成了不二选择。可是本地又没那么多上门女婿可招,造就了相当一批剩女。于是,他们把招婿范围扩大到了全国。
因为我是外来人口,加上也算是高素质人员,就有领导牵线,把萧山富家女的绣球抛到我这里了。第一次相亲的时候,28岁的女主角居然不在场———女方父母还有她的外公外婆亲自上阵,对我进行先期考察,他们围绕我的籍贯、经历、人品、工作、收入以及四代家庭成员等内容轮番发问,问得我大汗淋漓、惭愧万分:感觉自己犯了罪,又感觉自己不够资格当记者,而他们才像真正的记者,问得够狠,问得够钻!
初次考察,涉险过关。第二次是到他们家里见面。一进门,嗬,一张硕大的办公桌对门而放,桌子上还放着两面小国旗,此情此景有点像国企老总或者乡镇党委书记的办公室,后来听他们那仍然有点单纯的女儿说,这是前一天刚摆上的,为了彰显他们家不仅有钱、还有档次,也为了给我一个下马威,把我这个所谓的“文化人”给镇住,便于日后管理。我还没说同意这门亲事呢,女方父母俨然把我当成了准女婿,“四大纪律九项注意”地给我上课,其中就有将来生了孩子要跟他们姓,我老家的穷亲戚无重大事务不得登他们的“三宝殿”之类的硬性条款。蹭了一顿饭之后,我以“刘翔百米跨栏”的速度逃之夭夭、溜之大吉,而且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而他们那可怜的闺女,据说后来“奔三”了还没嫁出去,她的父母“功不可没”。
回顾这些,就是想表明,在还“没有过门”的情况下,就已经遭遇如此“待遇”,只要是个纯爷们,谁还敢当这个上门女婿呢?上述那位香洲朋友的遭遇,又何尝不是此理,父母其心可嘉,但如此“越位”,表面上是为了女儿的幸福,实际上却适得其反,把人吓走不说,也忽略了女儿的存在,是在挥霍女儿的时间、倒挖女儿的婚姻墙脚,如此,女儿焉能不剩?还请父母们三思,不要过多干涉“内政”。